7年前去搞数据科学、放弃天文学,现在我后悔了

“围城里的人想出来”

萧箫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事情已过去7年,是时候承认了:我对离开学术界感到深深的遗憾。”

“这只是我自己的观点,毕竟许多人庆幸离开学术界……”

这是一名曾经的天体物理学博士Marcel Haas,在从事了7年数据科学的岗位后,发出的心声。

他表示,自己并非因为工作不顺,恰恰相反,他现在的数据科学工作做得还不错。

后悔离开学术界,其实另有原因。

七年前vs现在

事情得从7年前说起。

Marcel刚退出学术界、开始数据科学生涯时,曾表示,天文学的不确定性太大了。

他说,如果无法跻身前列,就只能被分配到有人才需求的地方搞研究(可能很偏僻,例如有天文望远镜的研究所)。相比于远离亲友,他更希望能陪伴女儿成长。

而且,与学术研究相比,数据科学的工作同样很有趣。这份工作属于金融服务业,如做智能病史检测,避免保险公司被骗钱等。

甚至,干的活也差不多:都是写代码 (Python),搞懂问题或做相关软件。只不过,现在问题和软件从天文学变成了金融服务。

他认为,这份工作与天文问题一样具有挑战性,受到的关注度还更高

至于天文学,他打算当成业余爱好,偶尔参与一些小项目。

听起来是一个理性的考虑,Marcel也表示,如今仍然同意当初的大部分看法。

那么,为什么后悔了?

想念动力、想念研究、想念学术氛围、想念成就感……

虽然还是在写代码,但满足感下降了。相比于解决学术问题,用代码去做一个商业产品,其实并不需要太多技术深度和理解能力。

虽然还能研究新技术,但自由受限了。相比于学术研究时能自由地探索和学习,商业环境下的新技术突破会处处受限,反而不太适合有创造力和研究意识的人。

虽然生活安稳,但学术氛围消失了。在做学术研究时,身边的人的内驱力、所带动的氛围,其实对Marcel影响很大。如今他也在教书,但仍然怀念那种纯粹的研究动力。

虽然还能搞业余研究,但时间不够了。天文学仍是Marcel的业余爱好,但他发现,工作让他没时间去做足够重要的研究,并为成果感到自豪。

Marcel仍然保持理性:搞学术也有很多不好的地方,例如不健康的竞争压力,不平等的学术界环境……任何一条路的利弊,对每个人来说都不一样。

但他在思考过后,仍然觉得当初放弃是一个错误的决定。虽然重新进入学术界,可能为时已晚,但Marcel依然试图与学术界保持关系,并期待转机的到来。

“围城里的人想出来”

到底要不要为了生活,选择放弃理想、干起程序员的工作?

在Marcel发表自己的看法后,不少网友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这里面,有感同身受、但说服自己继续工作的,也有已经重返学术界的。

“离开学术界后,工作不必再支配生活。”

与Marcel经历相似的网友Chiara Tonini表示,自己也在2017年离开学术界,现在非常想念学术研究的时光。但这份工作的压力变小了,不再会支配生活,这也是选择的原因。

“多掌握一项技术总归没错。”

网友Konstantin Anthony认为,数据科学也能为天文学带来帮助,说不定会有交叉应用,多掌握一项技术总是没问题的。

“退休后重返学术界,感觉很好。”

网友Simon已经60多岁,曾经也为了家人,从粒子物理学离开。目前,他刚刚退休,并成为了一名大学物理兼职老师。兴许是生活上不再需要操心,现在即使是做点兼职,感觉也很棒。

“学术界就像一座围城,围城外的人想进来,围城里的人想出去。”

网友bumby表示,这让他想起几天前看到的、一个对学术界失望的观点。那么,尽管“围城内的人想出去”,如果能有一种更平衡的职业发展道路,是不是也会更好?

事实上,“理想”和“生活”也一直是一个难以抉择的问题。

那么,你会像Marcel一样,选择程序员作为职业吗,选择之后还会后悔吗?

参考链接:

I regret quitting astrophysics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25444069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及使用,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