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CCAI大会:院士专家舌战激辩,20个AI案例C位出道,海淀无愧AI科技“梦工厂”
《2024年度中关村科学城人工智能全景赋能典型案例》重磅发布
衡宇 梦晨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仅一个区就有66个备案大模型,占北京七成、全国三成?
别无他选,这个地方只会是北京市西北角、中关村所在地——海淀区。
毕竟这里是拥有北大、清华、人大等37所高校,全国重点实验室52个、国家科研机构106个,人才资源200余万,其中人工智能学者1.23万名、AI2000全球顶尖学者101位……的那个海淀区。
(注意,以上指标均占全北京市的80%以上)
鉴于此,这里能成功吸引约1300家人工智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并孕育出26家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人工智能生态环境繁荣兴盛,自然不足为奇。
把握住科技领域如此浓厚的创新氛围和丰富的人才资源,海淀区正在全力建设全球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和产业高地,当真无愧于“生态活跃、要素齐全,前景广阔”的评价。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12月13日-15日,2024中国人工智能大会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隆重举行。
本届大会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由7个特邀报告、18个专题论坛、3个同期活动,20余个展位组成。
大会首日的开幕式上,业界翘楚、学术巨擘及行业领袖纷纷出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宗本、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友分别带来主旨演讲,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丘成桐参与尖峰对话。
开幕式上发布了《北京人工智能产业白皮书(2024)》、《2024年度中关村科学城人工智能全景赋能典型案例》、超节点算力集群创新联合体等重磅成果。
简言之,这场大会的意义正是在于助推北京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和产业高地。
院士专家齐聚,思想论断激情碰撞
中国人工智能大会一直是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学术盛会,历史悠久:
始创于2015年,是我国最早发起举办的人工智能大会,迄今为止已经成功举办过七届,已成为我国人工智能领域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专业会议之一。
今年的开幕式上,大模型正是诸位院士学者探讨的焦点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徐宗本发表了题为《大模型的极限理论: 解读智能涌现现象》的主旨演讲,深入阐述了智能涌现现象背后的复杂机制。
从智能涌现的数学描述出发,徐宗本院士介绍智能涌现的判定标准,线性大模型的智能涌现行为实验,最后还提出八个相关待研究的问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何友以“AI大模型与智能决策”为题发表主旨演讲,深度解析大模型在智能决策方面的理论支持和技术潜力。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CAAI元宇宙技术专委会主任陶建华围绕“AI for Math & Math for AI”为主题,与丘成桐院士、戴琼海院士、林文伟教授、邬荣领研究员、何晓冬博士等五位嘉宾展开一场尖峰对话。
嘉宾们突出“数学+人工智能”交叉研究中的中国特色和中国方案,数学家与AI科学家围绕理论基础融合中国传统数学智慧、应用场景聚焦中国实际需求、数据驱动的中国模式、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政策优势等方面慧聚论道,为与会者分享“数学+人工智能”交叉领域中的创新性研究工作和成果。
全景赋能案例重磅发布,共20个入围
大会开幕式现场,除了专家学者各抒己见,让智慧交锋碰撞出璀璨的火花,《2024年度中关村科学城人工智能全景赋能典型案例》(以下简称《人工智能全景赋能案例》)的发布是吸引目光的另一重磅环节。
事情是这样的——
毫无疑问,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浪潮里的超级引擎,已经不能单纯视其为前沿技术热点,它更是各行各业转型升级的“魔法棒”。
为了营造人工智能良好应用生态,海淀果断出手了,中关村科学城果断出手了。
今年8月,海淀区发布《中关村科学城人工智能全景赋能行动计划(2024——2026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三年内“涌现100个示范引领典型案例”的发展目标。
于是面向社会广泛征集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挖掘并储备一批AI应用案例。覆盖领域很广,包括但不限于具身智能、智能驾驶、医药健康、智能制造、工业设计、科学研究、教育教学、政务服务等。
经过近四个月的多轮评选,最终,20个人工智能应用案例入选「2024年度中关村科学城人工智能全景赋能典型案例」。
完整名单如下(排名不分先后):
20个案例分属不同领域,涵盖科技研发(如软件开发、科学研究、化工科研)、智能科学(如智能制造、智能驾驶)、医疗健康(如中医诊疗、辅助诊疗、数字疗法、医学助手、健康管理)、社会管理与经济服务(如政务服务、企业经营、智慧金融)和文化艺术等多个方面。
活动现场为入选《2024年度中关村科学城人工智能全景赋能典型案例》的企业颁发荣誉证书。
人工智能是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
嘉奖案例企业的突出表现,是因为它们为人工智能从概念走向实用场景提供了有力证明,希望以案例为牵引,发挥典型应用案例实践基础好、应用价值高、推广潜力大、示范效应强的作用。
背后更深层次的则是海淀区、中关村科学城高屋建瓴的用心用意:
抢抓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新机遇,加速人工智能在千行百业赋能赋智赋力,推动科技创新势能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不得不说,这一举措体现着海淀区坚持科技赋能、场景驱动的发展理念,继续加速AI技术的产业化和普惠化的决心。
作为“中国科技源头活水”,海淀区的责任和担当
但正如大洋之中远航舵手,眼前的风浪与航向当然要时刻洞悉,但更应具备的是持续航行的决心、高瞻远瞩的视野,将目光投向遥远的地平线。
《行动计划》是一个绘制美好蓝图的顶层设计,而《人工智能全景赋能案例》的发布是海淀区落实《行动计划》、打造人工智能全景赋能“第一城”的重要举措。
是冲锋在前、打下基础,厚积薄发以待来日的万里长征第一步。
下一步,海淀区将继续发挥人工智能产业集聚优势,依托人工智能创新街区和创新应用加速器“格物社区”,推动人工智能科技场景落地实践,共创更广领域、更大范围、更远边界的人工智能全场景应用。
与此同时,中关村科学城将继续紧抓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革新机遇,加速人工智能在千行百业赋能赋智赋力,持续挖掘行业需求、促进供需高效对接,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海淀方案”,为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走入千行百业提供样板,打造“人工智能全景赋能第一城”。
众所周知,海淀区素有“中国硅谷”之称,作为我国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策源地,海淀区有自己身为“中国科技源头活水”的责任和担当,也有得天独厚的创新创业氛围。
这还远远不够。
所以在海淀,你能看到积极推出的政策,真切落地实施——
- 建设人工智能大模型语料中心和数据运营平台,汇聚数据集超1PB;
- 揭牌北京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北京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
- 针对技术创新强、应用生态丰富的大模型,发布最高达1000万元的算力补贴政策;
- 人工智能集群获2024年全国首批、首个先进制造业集群;
- 国家科学技术奖5个人工智能奖项均在海淀区;
……
站在岁末年初的总结和展望时刻,站在海淀,站在中国人工智能大会现场,听到的每一句话都颇具参考性价值和启迪意义,你甚至能感受到,海淀的风里都是奔向科技与创新的冲劲。
可以预见,未来的海淀仍将通过人才集聚、资本支持、国际合作等手段,不断强化AI产业链和创新生态,为全国AI发展贡献“海淀智慧”。
- OpenAI Agent来了!大小事务自动帮你搞定,带推送提醒的那种,今日可开玩2025-01-15
- 让Qwen2.5 7B超越o1,微软干的!MSRA推出小模型数学推理自我进化新方法2025-01-10
- 黄仁勋评价AI PC销量不及预期,联想VP回应了|CES 20252025-01-09
- 空间智能上车!长城汽车铁娘子:真正的智能车应该无缝集成所有场景 | CES 20252025-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