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taxi年度格局:3类玩家4大梯队,武汉北京落地领先
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达2700亿元
一凡 发自 副驾寺
智能车参考 | 公众号 AI4Auto
2024,Robotaxi发展到哪一步了?
这一年,端到端重塑自动驾驶,马斯克点燃Robotaxi。
Robotaxi再度站上浪潮之巅,掀起资本热潮,独角兽相继敲钟上市,行业头雁狂揽400亿巨额融资。
无人驾驶技术走向成熟,科幻照进现实,Robotaxi驶进大街小巷,成为饭桌上的热点话题。
人们关注,人们好奇,到底什么是Robotaxi?
Robotaxi火了,为什么是现在?
背后是什么因素影响着Robotaxi发展?
谁又是浪潮之巅的弄潮儿?
在Robotaxi受到空前关注的这一年,智能车参考联合量子位智库,共同推出《Robotaxi2024年度格局报告》,梳理Robotaxi的组成要素、技术进展、商业化进程,全景式展现Robotaxi玩家和地区格局。

分类与格局:Waymo与百度Apollo领衔
Robotaxi,即无人驾驶出租车,从组成部分来看,Robotaxi共有三大组成要素:

- 无人驾驶系统:Robotaxi大脑,AI虚拟司机
- 运营车辆:Robotaxi的身体,为AI司机和乘客服务。
- 服务平台:Robotaxi调度中心,连接用户和Robotaxi。
由三大要素可延伸出Robotaxi三大类玩家:
- 无人驾驶技术公司
- 车厂
- 出行平台
其中无人驾驶技术公司,可分为通用型与专注型两类。
通用型玩家是指一套技术方案,高度复用,可应用于L2和L4/L5级自动驾驶。
主要玩家包括:

专注型玩家则专注Robotaxi落地,提供L4/L5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主要玩家有:

车厂,是Robotaxi的车辆供应商,也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特斯拉、小鹏和通用,既供应Robotaxi车辆,也亲自下场研发自动驾驶系统,自建运营平台。
一类以北汽和吉利等为代表,只作为Robotaxi车辆的代工生产方。

出行平台类似于日常的打车平台,也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Robotaxi玩家自建,如萝卜快跑APP、WeRide Go App、小马智行APP、mogopilot+。
一类是第三方出行平台,包括滴滴、如祺出行、T3出行、享道、高德地图、百度地图、曹操出行、Uber、lyft等。
在三大类玩家中,无人驾驶技术公司是推动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因此,Robotaxi的发展格局可以分别聚焦无人驾驶技术公司和地区来展现。
无人驾驶技术公司的格局,主要从技术实力、运营积累和商业化进度等三大维度展现。
首先,技术实力方面,车辆前排有无安全员是分水岭。
有安全员,是Robotaxi落地的第一个阶段,该类玩家的技术不足以实现无人驾驶。
无安全员,意味着自动驾驶技术基本成熟,该类玩家可实现无人驾驶。但是无人驾驶,并不等同于车辆无人监管。
实现车内无人后,后台监管又分化出两种方式:
- 5G云代驾:按照1:N的人车比配备远程安全员,必要时会远程接管车辆,代表玩家是百度Apollo。
- 远程指令协助:人类不直接接管车辆,而是向车辆发送信号指令,调整车辆系统。代表玩家是Waymo。
以有无安全员为标准,Robotaxi玩家格局划分如下:


然后是运营积累,从数据上更直观地反映出Robotaxi玩家的技术水平,也影响着自动驾驶算法迭代速度。
运营积累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
- Robotaxi车队规模
- Robotaxi运营城市数量
- Robotaxi运营里程
- Robotaxi运营时段
随着Robotaxi的技术发展和舆论关注度提高,Robotaxi头雁如Waymo在数据披露上频率增高,且更细化,弱化历史总里程,强调最新周订单数、周全无人驾驶里程。
最后是商业化水平,大部分Robotaxi玩家都已收费运营,开启商业化落地:

行业头部预计将在2024年年底实现收支平衡,2025年实现盈利,迎来自动驾驶商业化曙光。
综合技术实力、运营积累和商业化进程,当前Robotaxi玩家综合格局如下:
然后是Robotaxi格局的另外一大参考维度:
地区。
以车队规模和开放运营范围等两大维度为参考,国内各大城市运营成熟度如下:


Robotaxi落地三大影响因子:技术、政策与商业化
影响Robotaxi发展落地的因素,主要有三个:
- 技术:关键驱动力
- 政策:基础支持
- 商业化运营:背后辅助
技术是推动Robotaxi落地的根本动力,包括软件和硬件:
软件方面,在车端算法上,行业头部2024年转向端到端模型,用AI模型解决除控制外的大部分自动驾驶任务。
在云端则引入了世界模型,通过合成数据模拟仿真训练自动驾驶算法,减少真实路测依赖。
硬件方面,主要组成是感知传感器,包括:
- 超声波雷达
- 毫米波雷达
- 激光雷达
我们在报告正文中详细介绍了它们的区别。
硬件性能决定软件算法的天花板,同时也影响着整车成本。受益于国内智能车产业蓬勃发展,国内Robotaxi玩家在激光雷达上有天然的成本优势。
然后是政策,主要受技术进步的推动,起引导规范作用。
国内Robotaxi相关政策不断完善,逐渐建立起Robotaxi从准许上路到全无人商业运营、包含责任承担等细则在内的政策体系。其中北京、武汉、广州、上海、深圳、重庆等城市走在前列。
近年关键政策及出台时间点如下:


最后是商业化运营,对Robotaxi起到了辅助作用,包括车队维护、后台运营、优惠策略等,刺激Robotaxi营收增长和支出改善。
Robotaxi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700亿元
从远期来看,Robotaxi相比传统出租车,在成本和收入两端都更具优势。
成本方面,Robotaxi节省了人力成本,这是传统出租车运营成本的大头。
与此同时,自动驾驶算法控车更精准,能耗和运维成本都更低。
马斯克预判,Robotaxi的运营成本将低于0.2美元/英里,即每公里运营成本不到1块钱。

营收方面,Robotaxi不需要休息,可实现7*24小时全天候运营,承接更多订单,且车辆的私密性、驾驶的平顺性优于传统出租车,因此随着技术发展和政策放开,以及商业化运营趋于完善,Robotaxi将逐渐取代传统出租车,成为出行服务的主力。
根据量子位智库基于公开数据测算,预计到2030年国内Robotaxi渗透率在将达50%,订单量超171.9亿,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700亿元。

而随着市场发展壮大,除了头雁如Waymo、百度Apollo等公司外,也将涌现出新的明星:
比如刚刚官宣进军Robotaxi的特斯拉,以及被英伟达、微软和软银等巨头共同看好的Wayve。

完整报告下载地址:
https://jkhbjkhb.feishu.cn/wiki/W5D7wuDcbiPXDLkaRLQcAJpOn8f?fromScene=spaceOverview
- 奥迪不想努力了,华为智驾正式上车,搭载双激光雷达2025-02-21
- 中概股Robotaxi双雄连日爆火,黄仁勋7年前送东风,商业化进程助力2025-02-19
- 啊?苹果自动驾驶新研究SOTA了,造车不是停了吗2025-02-18
- 官方文件曝光小米YU7续航820公里,保时捷SUV又被卷到了2025-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