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被特斯拉打醒:凡是过往,皆为包袱
福特首款电动车来了,但特斯拉留给它的时间不多了…
贾浩楠 李根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大变革前夜,新车上市发布都显得格外不同。
“黑马、挑战者、生死看淡、打碎自我、拒绝油腻、决绝求生,一切过往都可能成为下一步发展障碍……”
各位,能想象吗?
上述字眼和表达,出现在福特先锋智能纯电SUV Mustang Mach-E中国发布的现场,出现在现代化汽车工业开创者口中,竟是百年巨人在汽车变革前夜最真实的心境,多少有些心酸,毕竟在电气化和智能化的大潮中,给福特这样的汽车巨头的时间并不多。
如果我们不能自己干翻自己,就会有别人来干翻我们。
自我吐槽、自我反省,满满的求生欲,福特Mustang Mach-E就在这样的转型决心中登场了。
挑战者-福特?
△
Mustang Mach-E中国售价
作为福特首款电动智能车,纯电平台,26.5万起,如果不算限量的GT First Edition,最高配33.99万,轴距几近3米,定位中高端纯电SUV。
现场内外,大家都意识到这匹野马冲谁而来。
在电动智能领域,目前扛旗者特斯拉重新定义了汽车,在Mach-E发布会上,福特也大大方方的承认了这位竞争者对电动车行业巨大贡献。这在以往是不敢想象的,毕竟表扬竞争对手是传统车企的大忌。
福特的开放心态一部分来自于,Mustang Mach-E作为一名挑战者,中国市场的“新人”,刚刚在美国市场阶段性证明了自己。
在开启完整交付的第一个季度,福特Mustang Mach-e在美国完成6614台销量(其中三月销量2,637台,占福特车型总销量的1.3%),70%的购车者来自竞品品牌。
这个“竞品品牌”是谁?福特没有直接点名道姓,但按照售价和对标,最核心的就是特斯拉——以及Model Y。
此前摩根士丹利在其最新的一份研报中透露,特斯拉在美国纯电动车市场的销量份额,已经从去年的81%下滑至69%,而特斯拉丢失的市场份额几乎全数被福特Mustang Mach-E车型蚕食。
再细究中国市场定价的话,就能发现特斯拉Model Y 34.79-37.79万。
在中国,Mustang Mach-E比同为SUV的Model Y更大、更便宜,Mustang Mach-E从性能到价格全面对标Model Y并不令人意外。
与美国相对单纯的市场氛围不同,几乎所有中国电动车表面上或暗地里都在对标特斯拉,但真正够格的对手却不多,大多沦为传播和口嗨。
其实,在中国不乏对不喜欢或者讨厌特斯拉的消费者,大家都在等待,无论是新势力或者传统车企能推出一款产品力到品牌都“能打”的产品。在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和特斯拉干一仗……或者起码让特斯拉窘迫一点,打掉它面对消费者的“洋洋得意”。
能不能打?
回归正题,那Mustang Mach-E 够不够资格成为Model Y的挑战者。
坦白讲,硬件堆料上够。
不过具体性能,还得等陆续上路后体验说话。
另外从官方“L2+”的措辞来看,不论是出于严谨负责任,还是真实能力表达,可能相比动辄FSD达到L4、L5,或者城区开放道路也能自动驾驶的能力……
福特Mach-E,在智能驾驶能力上,确实还只能是挑战者。
虽然凭借福特在车辆工程上的积淀、“野马标”的品牌溢价,或许能从运动性能和驾驶乐趣差异化竞争。
毕竟Mustang作为美系肌肉跑车的标杆和代表,在美国说是一种信仰和文化图腾也不为过。
北美车主,不少是爷爷辈爸爸辈继承下来的Mustang“祖传粉”。“野马标”在国内也有不少拥趸。
但是作为福特首款电动智能作品,依然令人感叹。
因为在电气化、智能化等新科技浪潮布局中,福特出发不算晚,甚至一度展现出前瞻性和独到眼光。
而科技智能化方面,早在2012年,底特律OG福特就旗帜鲜明拥抱硅谷,建立Greenfield Lab,负责前瞻科技研发以及未来移动出行。
在这个实验室中,不仅研究的是车相关的前沿科技,更是围绕人和出行中的全链条。
类似波士顿动力一样的双足机器人,也早早就在这里开启研发,被福特期望未来用于最后一公里送货,可以识别、穿越障碍物,上下楼梯。
另外自动驾驶领域,还有2017年最知名的大手笔——投资收购明星创业公司ArgoAI。
ArgoAI由Bryan Salesky和Peter Rander创办,他们一个是前Google无人车的硬件研发主管,一个是Uber初代自动驾驶原型车的打造者,都是业内最顶级的自动驾驶工程师。
后来有车的福特和有自动驾驶技术的ArgoAI,还创下了迄今为止自动驾驶系统开发者进行的规模最大的城市道路测试里程碑。
于是如此种种,当时也让外界不断以为:
福特会比其他玩家更早——不论是老牌车企还是新势力玩家,成功实现转型升级。
至少在2017年,特斯拉智能化能力还没有现在这样振聋发聩,甚至还处于交付困难阶段,一度处于破产清算边缘。
马斯克焦头烂额、深陷产能地狱。
如果Mustang Mach-E那年就上市,可能也不会再有新晋地球首富之类的神迹。
然而福特没有抓住机遇。
如今4年已过,福特才姗姗来迟推出第一款智能电动,而破产边缘的特斯拉已经呼啸着成为了全球第一市值车厂。
现在,7000亿美元市值的特斯拉,约等于15个福特。
所以汽车领域依然可以有“诺基亚之问”——
大公司转身,为何从来都这么慢、这么难?
明明很早就预判到了趋势,明确了未来,还有钱、有人,有资源,却仍然步伐沉重、步履蹒跚……
直到被小公司、边缘新势力逼到墙角、退无可退,才真正绝地醒悟。
福特能被打醒,还算好的。“我们先把自己干翻,别等别人下手”,福特电动车事业部COO 朱江也在Mach-E发布会现场引用了福特CEO吉姆法利的内部发言。
所以今时今日而言,“被浪费的4年”似乎没有白白浪费,现在福特看起来终究被特斯拉打醒了。
Mustang Mach-E上市现场,福特上上下下展现的是挑战者姿态,是转型科技新势力的那一面,要卸下过去百年的荣光——也是包袱。
战略上,豪掷220亿美元用于电气化研发,投资金额接近之前计划两倍。还有另外70亿美元,追加给自动驾驶技术研发。
产品上,首战即是决战,没有试水、没有子品牌、不搞油改电,直接拿自家“金字招牌”高端性能车Mustang开干,没有退路可言。
服务上,展开全新直销模式,并且开放模式铺设充电网络,甚至官宣接入蔚来充电网络,不管黑猫白猫,能为车主解决充电都是好猫。
最核心智能化上,也充分释放了针对中国本土优化的诚意。
并且这只是转型路上释放的第一步,是未来更大想象空间的第一个样板间。
如何智能?
核心是智能三大件。
技术实现方式如下:
第一,可进化的智能架构。
首次应用了福特FNV(fully network vehicle)智能电子电气架构。
该架构由福特专为电动车型设计,内部接口具有高拓展性,包括传感器精度、控制器逻辑在内,几乎所有部件都能够通过FOTA(Firmware Over-the-Air Technology,对硬件的空中传输升级)继续进化,可实现接近100%的整车OTA升级。
并且搭载增强式智能中央网关ECG——类似智能家居中路由器,有最高5路以太网通信接口,还有百兆以太网带宽,最高可实现80G数据吞吐,是传统汽车信息通讯效能的100倍。
一言以蔽之,车不再是“砖头”,能持续升级和进化。
第二大件,智能座舱。
除了智能钥匙、远程启动和开关空调等逐渐标配的能力外……
最具中国本土化诚意的是上车后的车载系统,与百度Apollo深度合作,既接入百度的中文AI交互能力,又把百度地图、爱奇艺、QQ音乐等等一系列国内生活娱乐应用内置。
第三大件,智能驾驶。
与特斯拉竞速,最关键的还要看智能驾驶能力。
Mustang Mach-E首发搭载了福特Co-Pilot360智行驾驶辅助系统。
视觉为主的感知方案:
6摄像头(其中4个360°环视摄像头)、5毫米波雷达,12超声波雷达的方案。
计算上自研域控制:
Mobileye Q4、TI TDA环视摄像头处理芯片,恩智浦TreeRunner福特专用传感器处理芯片,以及英飞凌Aurix运算芯片。
最后能实现——超20项辅助驾驶功能。
其中主动驾驶辅助能力,可以实现在指定区域——比如高速环路的“可脱手”。
以及自适应巡航,拥有拥堵辅助和智能限速识别调节等能力。
还有紧急避让转向辅助,在系统识别车辆有高风险发生尾端碰撞而又无法只通过制动规避风险时,就会提供转向扭矩和控制助力,帮助车主绕开障碍物。
另外配合C-V2X应用,在国内长沙、无锡——接下来北京、广州、甚至和南京等,都可以有信号灯、电子路牌等“车路协同”能力。
然而整体而言,Mustang Mach-E的智能化水平放在2021年,与特斯拉甚至一些国产新势力,能打平,并不落后。当然也不领先多少,算是一辆合格的智能电动车。
好在福特官方,也有过专门心态调整。
不论是一而再强调的挑战者姿态,还是再次创业,打破自我的理念,抑或唯有转型科技公司才能生存的偏执。
似乎都是危机感的体现,意识到:留给转型和逃生的时间不多了。
在发布演讲末尾,福特放话:
数字化变革中,一切过往的经验,都可能会成为下一步发展的障碍。
换而言之,凡是过往,皆(可能)为包袱。
而科技转型中的福特,一遍遍强调CEO的告诫:
If we don’t disrupt ourselves,others will do!
如果我们不能自己干翻自己,就会有别人来干翻我们。
如果我们不能自己干翻自己,就会有别人来干翻我们。
如果我们不能自己干翻自己,就会有别人来干翻我们。
- 理想:自研热管理技术第一梯队,冬季纯电续航提升15%2024-12-18
- 大疆自动驾驶,获中国销量TOP 2车企同时入股2024-12-17
- 比亚迪三十年庆,王传福:1000亿投入智能化2024-11-29
- 华为智驾首次上车比亚迪!38万元硬派越野车标配端到端202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