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的论文越改越长?《Nature》最新研究表明:不是你一个人这样
最新研究表明,人们解决问题时更爱用加法
明敏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在今天的文章开始前,先邀请大家做两个有趣的小测试:
如图所示,这是一个10 × 10的网格,请你用最少次数更改格子颜色,最后使格子颜色变得完全对称,你会怎么做?
可能大家会觉得:哇这么简单!在上半部分补上6个绿色格子不就好了吗?
但是稍微思考一下就会发现,其实只要移动3个格子就能实现对称。
那我们再看下一个测试:
如图所示,有一个乐高搭建成的积木结构,“屋顶”现在只靠基座一角的一根支柱撑着。如果要继续往屋顶上面堆积木时,为了避免屋顶失去平衡砸到下面的“人”,你会用什么办法来改造这个结构?
假设每增加一块积木都会增加成本,要尽可能降低成本。
“在屋顶下方加一块积木不就好了?”
这个方法看似是最简单的,但是其实还有另一种办法:把原来那根支柱拆除。
这样不仅保证了屋顶不会砸到小人,同时也降低了成本。
“还能这么做???”
看到这里,大家会感觉自己的思维陷入了一个怪圈,就是习惯于加点什么来解决问题。
而最新《Nature》封面研究可以告诉你:大部分人都是如此!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UVA)研究公共政策与心理学的Gabrielle Adams教授和Benjamin Converse教授与同事们设计了一系列实验,考察人们在不同问题上的处理方式,以上两个测试也来自于此。
他们找来了1000多名参与者进行实验,每项测试都要求他们改进一个物体或抽象概念,可以选择的方式有两种:增加新的内容or删减现有部分。
其统计结果显示,大多数实验中,参与者都会更倾向于做加法,做减法的人往往只占10%~30%,远远少于做加法的人。
并且研究人员还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了分析。
在一组档案数据中显示:当一名大学校长向下属收集提升校园服务质量的建议时,只有11%的反馈是建议取消一些现有的规定,而其余的建议都倾向于添加或补充新规定。
看到这里时,你会不会觉得有点“世另我”?
“这不就是论文、工作方案总是越改越长的我嘛……”
加法至上?这是为啥
其实,这也不是你的问题。
研究人员证明,人们倾向于“加法”的原因并不是不知道可以选择“减法”,而是他们压根就没有考虑这种解决方案。
而做“减法”这个行为,总是会被盖上负面的标签,不容易体现出人们认真、积极的态度。
这就像我们在收到修改意见时,肯定不会选择只删减有问题的部分,一定会再加些有的没的,来体现出自己的努力和创意。
我们的老板、导师、客户,可能也是陷入了这样的思维误区,所以修改意见总是越提越多……
并且,沉没成本偏好(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是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会使人们非常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所以人们也会下意识地回避“减法”类的解决方案。
比如,你的房间物品很多、非常杂乱,因为舍不得扔掉这些闲置物品,这时你往往会选择买一个新的收纳架来摆放物品。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发现,这个收纳架也会变得杂乱或者闲置,并没有解决当初的问题。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做加法而不做减法的例子。
这会有什么后果吗?
嗯,也没什么,就是你的钱包会变瘦。
所以,在文章最后研究人员们也提出了一些猜想和建议,希望人们不要陷入认知陷阱、忽略“减法“的方式,以此避免浪费和规章制度冗余。
参考链接:
[1]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1-00592-0
[2]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1-03380-y
- 从骁龙8至尊版,我看到了AI手机的未来 | 智在终端2024-12-17
- o1被曝“心机深”:逃避监督还会撒谎,骗人能力一骑绝尘2024-12-09
- 低成本机器人“皮肤”登上Nature子刊:实现三维力的自解耦,来自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香港大学2024-11-23
- OpenAI重夺竞技场第一,但这波靠的是4o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