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学神恽之玮斩获西蒙斯学者奖:18岁满分获IMO金牌,35岁成MIT终身教授,北大数学“黄金一代”刷新战绩
史上第四位获此殊荣的华人数学家
鱼羊 伊瓢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传闻中的“恽(yùn)神”,又斩获一项大奖——西蒙斯学者奖。
继陶哲轩、姚鸿泽、陈秀雄之后,成为第四位获此荣誉的华人数学家。
没错,就是那个18岁满分斩获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IMO)金牌,35岁捧起“科学界奥斯卡奖”、成为MIT终身教授的北大数学学神恽之玮。
△图源:北大新闻网
今年西蒙斯学者奖唯一华人获奖者
前不久,西蒙斯基金会公布了今年西蒙斯学者奖的获得者。
一共15位来自MIT、斯坦福、哈佛、普林斯顿、CMU等知名高校的学者获奖,其中有4位数学家、6位物理学家、2位天体物理学家和3位理论计算机学家。
获奖学者会有5年的任期,每年可以获得10万美元的研究经费,如果5年内科研成绩斐然,获奖者还可以再签5年。
自2012年以来,西蒙斯基金会每年都会挑选三到四位杰出的数学家成为西蒙斯学者。该基金会对获奖者给予的评价是:“他们立于创造的顶峰,开研究之先河,执领域之牛耳,并在提携后学上成效卓著”。
今年获奖的4位数学家,分别是MIT教授、表示论与概率的研究者Alexei Borodin;
研究低维拓扑和规范理论的斯坦福博士Ciprian Manolescu;
普林斯顿的几何学家Fernando Codá Marques;
以及今天的主角、MIT数学系教授、一度有「恽神」之称的中国数学家恽之玮。
他也是今年唯一一位获得西蒙斯学者奖的华人学者。
在西蒙斯学者奖的评语中,恽之玮的核心工作是在表示论、代数几何和数论的交叉领域,研究的成就主要在E_7和E_8的相关问题,以及L函数高阶导数的几何解释。
简单翻了一下恽之玮在这几个方面发表的论文,大概也就一篇七八十页、一百来页的样子吧……orz
△ 感受下这复杂的画风
天才恽之玮
恽之玮到底是怎样一位神奇的人物?
1982年,他出生在一个英杰辈出的家族,名门望族常州恽氏。
从汉朝起,这个家族出了无数文化名人、高官政要、革命前辈和知名学者。
比如,恽之玮太爷爷的爷爷是清代道光年间的贵阳府知府恽鸿仪。
还有和周恩来等一起领导南昌起义的革命烈士恽代英;
还有国防科技专家、中国工程院候选院士恽小华;
……
新生代的恽之玮更是从小就显露出了天赋。
从小学起,他就对数学充满了兴趣,获得了第五届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复赛一等奖。
上了中学之后,他开始系统性的学习奥数相关知识,开始了拿奖拿到手软的生涯,光是初中阶段,就拿到了国家级、省级的6个一等奖。
对他来说,好像拿奖就像打游戏解锁成就一样简单。
读高中的时候,恽之玮参加了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直接拿了个满分。
而那一年参赛的有来自全球各国的461名选手,拿到满分的只有4个人。
拿到了如此顶尖的成绩,恽之玮顺利被保送到了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一上来就拿到了给新生的「明德奖学金」。
能进北大数学学院的,自然都是全国各地的顶尖学子。
但在四年本科期间,恽之玮照样垄断了数学学院的第一名,每年都能喜提一个「三好学生」的荣誉。
毕竟,北大数学本科的所有专业课里,恽之玮有19门课都是100分,还有7门课也是99分。
这大概就是「学霸考满分是因为试卷只有100分」的现实例子了。
从北大毕业后,他就去了普利斯顿数学系读博,博士毕业后就留校做了一年研究院,很快就去了同样是理工科全球顶尖高校的MIT教数学。
2012年,由于在表示论、代数几何和数论等方向诸多基本性的贡献,恽之玮拿到了SASTRA拉马努金奖。
这是为了纪念印度数学家拉马努金而设立的奖项,只颁发给32岁以下的年轻数学家,2006年,知名华人数学家陶哲轩也拿到了这个奖。
获奖的恽之玮,很快就成了斯坦福数学系的助理教授。
5年之后,时任耶鲁大学教授的恽之玮,与合作者张伟一起,拿到了美国「科学突破奖」中面向年轻学者的「新视野数学奖」。
「科学突破奖」是全球奖金最高的科学奖,创立该系列奖项的捐赠者包括谷歌创始人之一谢尔盖·布林和妻子安妮·沃西基、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和妻子普莉希拉·陈,还有中国人民熟悉的马云和张瑛夫妇,以及马化腾。
奖项等身之后,35岁的恽之玮顺利成为了MIT的终身教授。
MIT的终身教授可是相当难拿的,钱学森就是在35岁这一年成为了MIT终身教授,并且把「最年轻的MIT华人终身教授」这一记录保持了40多年。
在国际数学家大会ICM 2018上,恽之玮受邀为invited speaker。
现在,38岁的恽之玮拿到了西蒙斯学者奖,这已经是作为数学界顶尖学者的他人生中第四个全球大奖了。
北大数学“黄金一代”
2017年12月,35岁的恽之玮和张伟因合作为L函数的泰勒展开的高阶项提供了几何解释,而获得的科学突破奖——数学新视野奖 (New Horizons in Mathematics Prize)。
科学突破奖,被誉为“科学界的奥斯卡”,旨在表彰全世界最顶尖的科学家。
科学突破奖每个奖项的奖金为三百万美元,分为生命科学奖(每年最多四个奖项)、基础物理奖(每年一个奖项)以及数学奖(每年一个奖项)。此外,每年还会有不超过三个物理新视野奖以及不超过三个数学新视野奖,用以表彰年轻的科研工作者。
恽之玮和张伟最早相识于奥赛冬令营,之后成为北大数学科学学院00级同学。本科毕业后,两人远赴美国攻读博士,张伟专注于数论,恽之玮则主攻代数几何研究。
攀登高峰的路径不同,两人却在“某一个岔路口相遇”。恽之玮和张伟发现,不同的研究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互补,于是——
我们的等式是连接了数论和几何的两个量,几何那边和代数几何中的霍奇猜想有关,数论那边和黎曼假设中的黎曼Zeta函数有关,这个等式本身可以看作是在BSD猜想框架下的一些拓展。
恽之玮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这样解释他们的研究成果。
2018年,恽之玮获得MIT终身教职,与张伟成为同事,继续他们的合作研究。
而这样的合作、友谊,并不只局限在恽之玮和张伟之间。
加州理工大学教授朱歆文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助理教授袁新意,同样是恽之玮和张伟的本科同学。因为突出的成绩,四人被誉为“数学界的四小天鹅”。并且,四人也在一起合作攻克现代数学研究中最大的单项项目——朗兰兹纲领。
此外,1999年进入北大数学科学学院的刘若川、许晨阳,2001级的鲁健锋、马宗明、肖梁,2003级的刘一峰等人,都先后斩获拉马努金奖、斯隆研究奖、美国国家数学学会百年纪念奖、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克雷研究奖、未来科学大奖、晨兴数学奖等数学界的重量级奖项。被称作北大数学“黄金一代”。
△图源:北大新闻网; 左起:刘若川、恽之玮、袁新意、宋诗畅、肖梁、许晨阳
对此,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恽之玮笑称:“可能那时候我们比较傻,大家都选了数学。”
“黄金一代”成绩斐然,让人感慨中国数学界群星闪耀。而培养了众“神”的北大数学,也是真的强。
就在刚刚落下帷幕不久的阿里全球数学竞赛上,北大入围决赛的人数(88人)遥遥领先,比第二名南京大学(27人)和清华大学(21人)都多出3倍有余。获奖人数同样也是第一。
四名金奖获得者中,王东皞、张钺本科都毕业于北大数学科学学院,郑凡也曾在北大数院就读。
更早前2020年斯隆研究奖公布时,北大数院也成为了国内最大闪光点。获得数学方向奖项的5位华人学者中,有4位毕业于北大数院。
北大数学学科创建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累积为国家培养近万名毕业生。
作为北大的传统强项,在数学人才的选拔方面,北大一直重视有加、不断创新。暑期科学营、金秋营、“数学英才班”、3+X计划、基础数学和应用数学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等举措,都旨在发现和培养优秀数学苗子、激发学生的学习研究兴趣。
“黄金一代”未来还将在数学领域实现怎样的突破,值得期待。
而“后浪”翻涌,亦正为中国数学界,注入新的活力。
— 完 —
- 从骁龙8至尊版,我看到了AI手机的未来 | 智在终端2024-12-17
- o1被曝“心机深”:逃避监督还会撒谎,骗人能力一骑绝尘2024-12-09
- 低成本机器人“皮肤”登上Nature子刊:实现三维力的自解耦,来自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香港大学2024-11-23
- OpenAI重夺竞技场第一,但这波靠的是4o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