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亿一辆的戴森电动车,「卖」给英国首富了
贾浩楠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戴森出品,续航960公里,比续航最长的特斯拉Model S还长1/3的电动车怎么卖?
5.5亿英镑(46.75亿人民币)一辆!
没错,英国首富James Dyson爵士,去年刚刚买了一辆,就是著名吸尘器品牌戴森的老板。
钱多人不傻:雄心勃勃的造车计划
2017年,戴森宣布了进军电动车市场的计划,戴森爵士当时宣布将投资20亿英镑,其中一半用于车身和其他系统,一半用于电池技术研发。戴森电动汽车计划于2020年上市。
然而,在2019年10月戴森宣布放弃电动汽车计划,当时在接受采访时,戴森爵士给出的解释很简单:「我们根本无法做到市场化。」
截止此时,戴森已经在电动车项目上投入了5.5亿英镑,包括车身研发、电池技术、改造一个原英国皇家空军机场做测试场地、在新加坡购置两块地皮用作汽车厂房。
如果你以为戴森也在搞ppt造车那就错了。
戴森是未上市私人企业,归戴森爵士本人所有,这5.5亿英镑完全是这位73岁的老爷子自己掏腰包搞研发,而且人家真的做出了原型车。
5月16号,戴森爵士接受了英国媒体采访,第一次向外界披露了戴森电动车的实车全貌和技术细节。
我们来看一下戴森本人给出的汽车技术参数:
车载电机:2个功率200kW的戴森电动机
输出动力:536马力
最大扭矩:480磅英尺(648.6牛米)
0-100公里加速:4.8秒
最高时速:200km/h
续航:600英里(960公里)
车身尺寸:长5米、宽2米、高1.7米,采用全铝合金车身,内部7座。
自重:2600kg
自重2.6吨,甚至超过了大部分越野车,重量大部分来自于8500节串联的锂离子电池,但其加速性能仍然亮眼。得益于戴森自研的锂电池和电机。戴森爵士介绍,在公司之前的吸尘器吹风机等产品的研发过程中积累了深厚的锂电池和电机技术。
而且本车在寒冷天气中,在开启车载空调和无线电的情况下,仍然能保持112km/h的速度行驶960公里。
同时车身设计运动感很强,前挡风玻璃的倾斜程度甚至超过法拉利,同时采用无仪表盘的抬头显示技术。
戴森爵士说目前只有这一台能驾驶的原型车,他在封闭的测试场地中开过这辆车。
由于无法量产上路,现在这辆车已经停在了戴森的车库中。
所以,戴森老爷子实实在在花了5.5亿英镑买了一辆车,就为了摆着看。
但是在花费5.5亿美元的造车计划失败以后,戴森爵士仍然以16.3亿英镑财产稳坐英国首富之位。
戴森的电动车计划为什么失败
与2019年的一句话解释不同,在5月16日的采访中,戴森比较详细的解释了为什么电动车计划搁浅。
戴森爵士介绍说,纯电动车的成本极其高昂,电池本身、电池管理系统、电机、相关传动、还有电池与电机的冷却技术,这些都比传统汽车的动力总成贵得多。
每台戴森电动车的售价必须达到15万英镑(127.5万人民币)的售价才能达到收支平衡。
戴森爵士另外补充到,宝马、奔驰和捷豹路虎集团,每销售一台电动车都在亏本,他们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拉低企业平均碳排放,以达到欧盟环保标准。
而这些大车企的燃油车销售的利润也能覆盖电动车损失,这对于戴森这样一个没有传统汽车产品、又没有上市的私人企业来说是不现实的。
△戴森电动车专利图
尽管5.5亿英镑投入没有换回产品落地,但整个研发过程也为戴森积累了一支500人的汽车工程师团队,包括电池、机械、空气动力学、照明系统等等。
戴森仍然会持续投入电动汽车工程,并将新加坡的厂房改为研发中心,计划将积累的电池和电机技术打入电动车市场,实现盈利。
造电动车有多难?
电动汽车最大的成本在电池、电机、电控“三电”系统,其中动力电池成本首当其冲。
动力系统一般占比50%的价格成本,其中电池占比76%,电机有占比13%,电控占比11%。其中电池部分,正极材料又占比45%,负极占比10%,电解液占比10%。
另外,底盘占比14%,车身占比5%,内饰占比15%,电子占比9%,其他占比7%。
电池技术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工程,当下主流新能源车型的电池包技术差异,主要体现在电池管理系统、高压安全管理和热管理三个方面。能完全熟练掌握全部技术的车企少之又少。
针对电池部分,还有一种简单的计算逻辑,三元锂电池,2019年的价格预计,基本上一度电的成本为1100元,如果你买的电动汽车,电池容量在50度,则单纯电池成本预计在5.5万,整套三电动力系统成本为7.2万左右,底盘2万、内饰2万、电子1.5万,加起来,车成本大概14万左右。
一般一辆这样的车在中国市场补贴后售价约为18万元左右。
而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前期投入少则几十亿,多则上百亿,且有回本慢、竞争激烈的特点。
即使是特斯拉,2018年实现盈利,但其中卖车的净利仍是亏损的,企业盈利很大一部分来自碳排放额转让。
在中国政府补贴和巨大市场的加持下,中国的新能源车企还能勉强保持盈利,而这两年补贴逐渐退坡后,国内新能源大厂也都显出疲态。
还能坚持盈利的企业,无一不是像比亚迪、北汽、上汽等有雄厚资金和技术积累的传统车企。
国内其他初创新能源车企,比如蔚来、小鹏、理想这些选择从零开始造车的,全都处在严重亏损阶段,何时盈利还遥遥无期
随着补贴退坡竞争加剧,再加上这些车企本身技术不成熟,时不时曝出质量问题,谁能活到最后还很难说。
△大约一周前,理想汽车曝出自燃事故,但官方称只是「前机盖冒烟」
其他一些类似乐视、游侠这种PPT造车的,早已变成了行业反面教材和网络段子。
△烂尾的游侠汽车湖州自建工厂,如今只剩一人一狗看守
所以对于戴森这样的电动汽车新玩家来说,掌握一两门关键技术,寻求与传统车企合作可能是一条正确的道路。
参考链接:
- 大疆自动驾驶,获中国销量TOP 2车企同时入股2024-12-17
- 比亚迪三十年庆,王传福:1000亿投入智能化2024-11-29
- 华为智驾首次上车比亚迪!38万元硬派越野车标配端到端2024-11-12
- 小鹏也背叛纯电了!增程首秀续航1400公里,自研智驾芯片亮相,还给老用户搞硬件升级2024-11-07